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招引研究:具备第一产业资源优势地区的招商引资方法浅谈

时间:2024-06-26 19:11:39 | 来源:

方法好谈,落实到执行总是要更加困难一些。就像那句“不知道球往哪儿踢的时候就往对方的球门里踢”一样,谁都知道“只要比对方多进球就可以赢球”,但是怎么才能做到“比对方多进球”呢?

讨论招商引资的相关问题也是如此,理论固然重要,但是只有可以联系实际的理论才能真的在现实工作当中有意义。比如本文的主题,如果结论是“具备第一产业优势的地区就应当围绕第一产业来进行招商”而没有给出具体的实施步骤,那么就只是一句“空谈”罢了。


大多数在招商引资方面困难大、问题多的地区,都是原生态条件保护得比较好的地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然禀赋是一种“基础存在”,即便是那些所谓的“欠发达地区”,也都有着自己第一产业资源的种植、养殖,结合第一产业的出产来进行招商引资,本来就应当应分的事情。

当下,很多地区都把“围绕第一产业的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了电商或者直播带货层面,这么做肯定不能说是错的,但实际上通过网络进行销售只是整个商品流通环节当中的一个节点,其中还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特别是在市场整体需因为人口出生率下降而有可能衰减前提条件下,不应当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面向个人消费者的销售端。

而面向企业的招商,第一产业有优势的地区不妨从以下两个模式来考虑:


“效率第一”模式:去寻找那些已经投资了本地区优势出产物产业项目的企业。

很多相邻地区的自然条件也是近似的,第一产业的出产物也都差不多。以种植为例,如果甲地区所种植的经济作物已经被某大型农业机构所看中并开始在该地区投资落地,那么甲地区周边的区县单位应当优先选择去说服该农业机构来本地投资,这是因为相邻地区种植的作物品质与成分差别不会很大,如果该作物在市场上“有利可图”,那么投资方一定会希望更大化地扩大产能,而如果甲地区适合种植的面积不足以满足投资机构的需求话,寻找周边土地进行种植本来就是正常的模式——与其等待,不如让本地区的招商引资人员主动出击,既然投资方已经在周边落地了,为什么不利用好这个可以“先得月”的“近水楼台”呢?

事实上这种方法来自于千禧年之前的媒体广告运营模式,当时的平面媒体获得广告客户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去看有哪些新企业在同类媒体上打了广告,然后直接“按图索骥”去拜访企业,并通过宣讲自家媒体的优势以获得广告主的下一轮广告投放。时代变了,甲乙方变了,但是适用于商业模型的逻辑却不会变。


“投资方的甲方”模式:把投资方的甲方当作“背景墙”来调动投资方的投资意愿。

在第一产业方面具有优势的地区,实际上是适合关联度较高的第二产业企业来投资的,因为这种结合可以保证投资方的原材料供应及降低物流成本。但是,某种作物并不是只有某一个县独有的出产物,这也就导致了投资企业可以选择落地的地区有很多,招引工作的竞争压力很大。

这个时候,不妨多想一步,处于第二产业的企业最想要的是什么?肯定是深加工之后产品的销售通路与销量。有鉴于此,如果哪个地区可以抢先一步,去邀请商品流通环节当中的渠道(比如大型连锁店)、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企业……等在本地设立分支机构,并服务于第二产业内的企业,会不会对招商引资工作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呢?当然,邀请“甲方的甲方”落地形式未必单一,分支机构是一种可能性,展示展览、培训活动……都是可以考虑的方向。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免费获取资料
如果您对该项目感兴趣, 请留言咨询 友情提醒:多留言、多咨询、能降低投资风险!
  • *姓名:先生女士
  • *手机:
  • 地址:
  • *留言:
  • *如果由中国好商机为您推荐的五星好项目,是否考虑了解下?